二手餸的恩典
今天營地來了一班小學生,也許中午的餸菜不合口胃,吃剩了很多。
正當他們要把這些餸菜都棄掉之際,我們一位同事眼明口快,速速喊出一句:「且慢!」
據報,當時先後有兩位不同的老師,展示出兩個不同的反應。
一位口中沒說什麼,但表情已把說話盡刻在臉上:「不是吧?人家吃剩的餸都食?」
另一位則連忙協助我們拯救快被浪費的食物,口中連說「多謝」──大概是多謝我們不嫌棄,減輕折墮的罪孽。
我們回收的二手餸,也實在多得誇張,請參下圖:
在物質不缺的社會,浪費就是如此輕易地發生;也因為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們的虛榮也在尊嚴和衞生的映照下變得理所當然。
我們一邊有菜有肉地感恩謝飯,一邊食得津津有味,體會「天上飛鳥不種不收,上帝尚且養活牠」的道理;同時也在思考:雖然體諒孩子們始終最喜歡食香腸雞翼,但當看見食物被這樣的浪費,若不開口教訓一番,這是什麼道理?我們實在有責任提醒小朋友,即使是香港這個城市,仍有許多人連開飯也成問題,我們的浪費是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
什麼是bad education?如果我們在這種生活現場默不作聲,那就是最貼切的描述了。
反省問題:在這個物質充裕的消費者社會,甚麼是謝飯的真正意義?我們如何活出我們的謝飯禱告?
來自Pakkin@Blog
Labels: Consumer, Ref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