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都來埋
我教會最近的講道系列是從哥林多前書看現代教會的問題。其實我很佩服我牧師,不怕被人鬧,出這樣的題目,背脊預了要插許多箭。不過,可惜,哥林多教會沒有我認為今日教會的第一大問題:消費主義。
Link
延伸閱讀:Church Shopaholics
最近問一位基督徒:返教會點呀?(=你的教會生活如何?)
基督徒:我轉左去北宣(=改到宣道會北角堂(有N堂崇拜的「萬人堂」))
我:點解你轉?(他原本的教會牧養隊工很強,有心有力的)
基督徒:因為北宣D講員成熟D,有份量d;以前果間D傳道人太後生(即年輕:因那教會是屬於一所小學之內)
我:咁你以前教會D弟兄姊妹點?
基督徒:(沉默)
宗教消費主義令基督徒人口出現流動,但這種流動多數是以自我滿足為中心,有多少人是帶著使命去轉教會?他們可以捨棄相處多年的弟兄姊妹,因著某大教會有更好的講道,有更好的招待和小組氣氛,有更好的兒童事工,甚至有更好的拍車車位,而轉投聚會地點。有些人取各家所長,週六團契返一間,週日崇拜返另一間,主日學又返第三間(或讀神學課程),最後擔起事奉的在第四間(不要忘記,他的會席可能屬於第五間)。表面上是用盡了自己的時間,去參與不同教會、迎合不同需要,以達至一幅完美的教會生活圖畫,有求就有供,何樂而不為?但實際上是不願委身一個群體,不願承擔自己不想見到的不足,這與一個有外遇的男人,為自己的惡行解說:「我同太太有愛無性,同第二個女人有性無愛,有咩問題」同出一轍。
教會事奉常面對一個問題:每個信徒都有需要,而且每樣需要都不同。當需要不被滿足,就是教會和牧者的問題(他們口中的「教會」通常是不包括他們自己的),離開另覓草場是理所當然的,否則因牧養不善導致「靈命倒退」,則是天大罪過。這種「需要─滿足」的線性思維背後有一個隱含的主體,就是「我」、「我」、「我」─我有需要,你要來滿足我!隨著這個「我」,是一連串的選擇行動,這點與一般消費主義不同,也是高明得多,因為這種「個人選擇」背後有大條「屬靈道理」,有些人為了有好道而轉投名牧教會(其實「道」沒有好壞,只有順從與否),有些人認為得不著肢體相交,所以轉投令自己更開心和更有活力的教會(關係是雙方面的,你這樣只把自己的問題帶去另一間教會,祝佢地好運!),有些人有感個人恩賜得不到運用,所以轉投更能發輝其恩賜的教會(其實神是看人是否有忠心,而非能否發輝潛能)。
「需要─滿足」的消費主義線性思維,需要被顛覆成「使命─實踐」,這是五餅二魚的顛覆性新經濟邏輯:長食長有。沒有的,因著付出,變為飽足。受恩的,因著別人的犧牲,變為施恩。這不再是個人主義,而是「相濡以沫」─魚兒因池水乾涸,就互相用口沫來濕潤對方,以求生存。
Link
延伸閱讀:Church Shopaholics
Labels: Consumer, Discontent, Ref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