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01, 2012

但主愛更深廣

This is the song I wrote for the 51st Canadian Chinese Christian Winter Conference.
但主愛更深廣
曲/詞:余子麟
Copyright 2011 Alan C. Yu. UBP ARR

誰能叫我與主愛隔絕,
患難困苦逼迫麼? 

然而信靠復活的主,
這一切事我已經得勝。

曾聽信仇敵控告,
忘記了後嗣名份, 

但我軟弱時主總看顧,
致令我更深信:


主的愛更深更廣,
主的愛更深更廣, 

主的愛橫越高低生死,
超過現在將來;

主的愛更深更廣,
主的愛更深更廣, 

沒有誰人能奪去破壞,
主的愛永遠擁抱我。

Music Score

Labels:

Monday, January 11, 2010

井中泉、井外天:悼錢北斗弟兄

「神為我打了一個深井,井裡充盈著從不稍減的清泉 ……」

在FES四十週年特刋之中,斗叔曾經以「井」與「泉」形容自己的事奉生涯。數年前,有機會為他的新作寫下薦語,「井」的圖像再次浮現,意外地拼湊出一幅對聯,記下了二十年來我所認識的斗叔:

井中泉、流溢生命智慧
井外天、啟迪無盡生機


井中泉、流溢生命智慧

斗叔的生命故事,就像深井裡的清泉,處處流溢着對生命的領受與洞見。

六十年代離港赴加升學,透過「温城中國基督徒團契」信主,斗叔在大學時代已經是「泉源」刋物的中堅份子。透過校園及文字事工,斗叔與那一代的戰友(Winnipegers),不僅開拓了本地華人學生福音運動,更為加國華人教會的成長奠下美好的根基。

八九年斗叔一家移民赴加,並加入「使者協會」展開新一里路的事奉。縱然經歷妻子笑萍(斗嬸)患病及離世,斗叔卻在人生幾許風雨之中,以穩實生命領導「使者」隊工繼續前行。

從「研經訓練」、「門徒訓練營」,到後來的「傳禱小組」或「使者訓練學校」,斗叔所注重的,都不單單是活動的大小或人數之多寡;而是同工內在的生命,是否如江河活水一般,影響著所服待學生的生命。

九四年中,斗叔將領導棒子交予王龍朗弟兄,前赴温哥華拓展加西學生工作。在短短數年之間,斗叔的生命燃點了一群心中有火的年青人,當中多人相繼成為使者的同工或長期義工,並促成2000年「使者學生中心」新一頁的開展!

在個人層面,斗叔亦成了自己學生工作上的生命師傅。2003年中,前領導同工王龍朗弟兄因車禍離世,筆者在戰兢中接過棒子。當年幸得斗叔從旁指點,在轉變之中,將心中座標由終結移向另一個開始,踏上新的生命篇章。

今日回首,實在感謝天父在這二十年來,將斗叔放在楓葉國的土地,透過他如泉湧溢的生命,從多倫多到温哥華,滋潤了無數年青生命的心田!

井外天、啟迪無盡生機

斗叔口中常常提及門徒事工要達致「深廣互扣」,他的生命亦然。除了深厚的生命內涵,斗叔廣濶的視野,加上不斷學習的精神,常常為所接觸的年輕生命,打造出片片新天。

在「使者」事奉初期,基於以往在香港及東亞區學生工作的經驗,斗叔帶領「使者」與InterVarsity Christian Fellowship (IVCF Canada) 及 國際學生福音團契(IFES)接軌。還記得1991年夏天,有機會與斗叔聯袂前赴美國惠頓大學,参加IFES World Assembly,首次親嚐普世學生福音運動的震撼,更幫助「使者」思索作為學生運動一員的獨特身份與使命。

透過参與1992年「加拿大華人宣教大會」(華宣)的籌備,斗叔有機會認識一群來自温哥華的學生團契領袖。除了將加國東西兩岸的學生串連起來之外,更促成九十年代兩次全國學生領袖的福音會議,為本土的學生福音運動寫下閃亮的一頁。

在多倫多定居的那段日子,斗叔經常串連一群敢於思巧探索的同道中人,在家中定期相聚對論。除了延續昔日香港《吶喊》雜誌背後的「沙龍」精神外,更有機會與渥太華另一群基督徒專業人士連線,促成一系列的「雙城對話」(Inter-City Dialogue)。

近年天父引導斗叔,在太平洋兩岸穿梭,推動以信仰為本的職場事工。除了參與發起「公義樹」及「學學堂」事工,更與多位年輕畢業生在創業荊途上緊密同行,一起尋索井外那一片藍天 (個別見証可見於斗叔遺作《學會講、學會學》一書底頁)。

結語

在2009年除夕下午,與温哥華同工余子麟弟兄在網上越洋分享,並在禱告中念記斗叔,想不到在不足四十八小時之內,竟然傳來斗叔安睡主懷的消息。沉痛之餘,兩地同工合力於三天之內於兩所「使者學生中心」設置追思閣,以供主內同道緬懷吊唁。以下為眾「使者」同工為斗叔所撰寫的輓聯。斗叔,新天新地再相見!

磨劍一生 光如北斗引路
留芳千古 功賴使命承傳


原文出自Leadership Jazz 2.0 by Gabriel Chan

Labels: , ,

Monday, November 30, 2009

冗文


最近斷續在看陳雲先生的「中文解毒」,果然是好書,希望將來有機會詳細點談。但今晚看到一句,實在很想先分享。陳先生常常批評現在中文的冗長、模糊和英語化;這就是一個絕佳例子:你知道以下這句說話講的是甚麼嗎?
每次見面都會為你帶來經濟狀況改善的機會

其實即是白無常帽子上寫的「一見發財」。

Labels: , ,

Wednesday, July 01, 2009

春。日光

就算不計音樂,單看文字,這也是極出色的作品。串連著一起讀,更有韻味。


融雪之前
牧神搭上春色的火車,而
日光
在我們之間

各站停靠
一千座噴泉
交響夢
異次元的玫瑰
 
嬉戲之後
早點回家


某夜 你離開 某天 你走來
某刻 我明白 某種 我的愛
睡在 夢境徘徊 世界停擺 只剩我存在

看見 風吹來 聽見 雲散開
預見 你的愛 遇見 心雪白
天地 不慢不快 不好不壞 專心而澎湃

不再 費疑猜 不再 害怕醒過來
不再 有不安 有陽光 就有黑暗
放開時間空間而存在

日代替月笑著醒過來

醒在夢境上 夢在清晨上
晨在川流上 流在船島下

殘留的夜蹄在稀薄中消失盡
遊戲的念頭在泡影中蔓延起
美好是因為挑戰無私的天真
罪惡是因為克服背叛的恐懼

島在輕浮下 浮在狂熱下
狂在初雷下 雷在白晝下

泉水的音樂在玫瑰縫中打擊
牧神的笛聲在快樂島中甦醒
美麗是因為滯留昏迷的倦意
醜惡是因為無視夢境的逝去

水濂遮蔽 海妖歌吟
夜燕竄襲 金手撫息

無私的天真在煙雲中消失盡
夢境的逝去在蘆笛中蔓延起
美好是因為克服美好的恐懼
美好是因為無視美好的逝去

你是我的身邊的玩具
不會是我身邊的問題
你是我的身邊的遊戲
on 'THIS TINY LITTLE CORNER'

我是你的手中的行李
不會是你手中的問題
我是你的手中的風景
on 'THIS TINY LITTLE CORNER'

we're dancing we're dreaming
we're living we're dying
we're trying we're laughing
we're crying so fine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
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莊子〈齊物論〉

春立下分際的標竿時,我作了一個夢。
我夢見我竟然變成了人,走到草原上,
看著自己飛來飛去。

雨水沾濕了翅膀,卻讓花香更清明;
穀雨雖然寒冷,卻讓鮮豔的顏色更磅礡。

當我還是蝴蝶的時候,我不知道自己如此地快樂。

我遇過這叢花嗎?或是這花的誕生是因為我?
我能再遇到他嗎?還是我從未盛開過?
不過,我知道那花從此印記成我的紋路

<< Chaque papillon etait le fantome d'une fleur passe,
revenant a la recherche de elle-meme >>.
(「每一個蝴蝶都是從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來尋找它自己。」)
那個隱居的女人,她的朋友說。

當我夢為人的時候,我才發覺這被忽略的快樂。
Est-ce que j'ai vraiment rencontre cette fleur?
Etait-elle nee pour moi?
Est-ce que je vais la revoir?
N'ai-je jamais eclos?
(我遇過這朵花嗎?她是因為我而生嗎?
我能再遇見她嗎?還是我從未綻放?)

尋找前世的蝴蝶,在夢的觸鬚中成了人;
身體形式是生命的各站停靠。

懂得太多的人,被心眼絆倒,在計較間迷走打轉
而那不怕貘、不懂生死的翅膀,正飛舞在最美的風景間

我期待夢醒的時候,要做一隻順應快樂的蝴蝶。
Elle a dit:[m] ( 她說 /m/ )
Elle a dit:[n] ( 她說 /n/ )
Elle a dit:[m] ( 她說 /m/ )
Elle a dit:[n] ( 她說 /n/ )
Elle a dit:[z] ( 她說 /z/ )
En suite, elle a dit:[pok] ( 然後,她說 /pok/ )
A la fin, elle a dit:[ch] ( 最後,她說 /ch/ )

有一千座噴泉同在一座小鎮裡頭
迷路人們常旋轉在重覆街道路口

I said, wow, wow, wow......

每一座飛泉都來自一滴滴的水流
人們是如何遺失了在起點的初衷
正午陽光來自遠在最黑暗的宇宙
自我是如何輕忽了風景中的誘惑

and I say, no, no, no......

讓我們成為 倒走的時鐘
春日的羔羊 學飛前的鳥
一滴苗如何綠出一池果 或一首我
不忘記最初 就不怕以後

I say, no, no, no......
and I said wow, wow, wow

午後時分 睡得很沈 嘈雜鳥兒 也全都充耳不聞 
行板如歌 歌裡在等 等你來和 和一篇雨季解渴 
雷聲鋪陳 嘹亮地哼 大地與河 萬物屏息這一刻 

蟄睡了一世紀的下午被你驚醒 
迷霧從身後穿起扣成水滴 
透明的傷口 漂亮的殘忍 藏到土壤裡 
雨的鏗鏘臨盆比夢的合奏還靜 

阡陌牧車 因你饒舌 雷聲如燈 敲開了一年興奮 
急板成歌 歌落成河 河在狂奔 奔擊了乾涸混沌 

蟄睡了一世紀的下午被你驚醒 
迷霧從身後穿起扣成水滴 
透明的傷口 漂亮的殘忍 藏到土壤裡 
雨的鏗鏘臨盆比夢的合奏還靜 

埋伏了一整季的思念被你剝離
棉絮爬上了頭發換算年齡 
氣候的成長 季風的回憶 收進課本裡
我自己來縫補我自己 
修剪自己迎接你淋濕我風乾的心 

雨停時分 洗澈煙塵 新的花梗 正期待炫耀顏色 
黃昏人們 敞開了家里大門 
寧靜很深 世界迎接你這一刻 生命來了

你的眼是一朵異次元的玫瑰
盛開卻不枯萎
倔強卻不虛偽

你的心是一朵捨棄水的玫瑰
乾燥卻不憔悴
艷紅卻不曖昧

你 你停不了手
我 我不甘心被栽種
你 你嚐了煙火
我 我只能夠被你捉弄

你的眼是一朵投奔夜的玫瑰
寂寞卻不膽怯
驕傲卻不後悔

你的愛是一朵挑逗黑的玫瑰
選擇黃昏爆裂
嘲笑日出的自顧聖潔 乏味光輝

我 我開不了口
你 你讓自己被吞沒
我 我成了霓虹
你 你燃燒天空的咽喉 掉頭 堅決 看破

你 你染上潑墨
我 我讓自己被淹沒
你 你成了煙火
我 我燃燒眼眸

你 你停不了手
我 我切割日夜的鐘
你 你踩入黑洞
我 我喝下你造的紅酒 醉後 攀過 癲瘋 釀夢

日暮總想起日昇時候 然後黑晚就低下頭
怕光的慾望開始閃爍 星垂釣在田野遼闊
如果你身邊找不到酒 把自己的影子飲用
如果你覺得有點詞窮 讓四隻眼睛來溝通

如果你曾經做過一點夢 請記得想像的輪廓
如果你暫時什麼都不想做
至少有你 還有我 裝飾紫夜盡頭

我說我說 像手牽手
距離的噪音化為烏有
你說你說 我聽個夠
煩惱像跳蚤 指甲一掐 成末
俐落 就趕走

保留你貓咪般的舉動 丟掉你坦克的面容
保留你戲謔性的幽默 用笑聲潑濕這分鐘

如果你曾經捧過一掌水 抓得越緊流失得越多
如果你的嘴巴在找尋耳朵
跟緊月亮 螢火蟲 浪費這天空

那是在 被人們 感覺遺棄的地方
大馬路 矮平房 黃梅佈滿鬧嚷嚷

生命很短 山中開滿的果鋪成養老枝椏
日子很長 只要是站在等孩子的窗

我們都是 一個人加上另一個人的長相
時間的牆 從他們的手掌到我們的肩膀
流浪星光 代替著那麼多眼神對我說話
早點回家 早點回家

光溜溜 黏答答 孩提時光被原諒
牽絆絆 踉蹌蹌 白髮靠我們欣賞

生命很長 美好或者悲傷細數也數不完
日子很短 只要是陪在孩子的身旁

我們都是 一個人加上另一個人的長相
時間的牆 從他們的手掌到我們的肩膀
流浪星光 代替著那麼多眼神對我說話
早點回家 早點回家

心款款 影恍恍 牽手的步履成雙
天茫茫 月蒼蒼 你們的流域迴盪
笑吟吟 聲緩緩 盡頭前的路暖暖
泥土中央 屋瓦頂上 升起太陽


原文出自蘇打綠《春.日光》專輯全部歌詞,作者吳青峰

Labels: ,

Thursday, June 25, 2009

Facts about Abortion

For the last four weeks, I was talking on AM1470 every Wednesday night about youth sexuality issues. What I've tried to do at the show was to present the facts about our sexuality. Media often presents sex as something merely physical. But it is not. Nothing is merely physical. But we seldom discuss about the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impact of our sexual behaviours. And such ignorance has led to many tragedies.

For the last four weeks, I've covered safe sex, masturbation, female sexual struggles (presented with Lorraine). Tonight, I talked about abortion. The follow two videos were found when I did my research. They may horrify you, but they are the facts. Brutal facts.





They both come from this very useful website: www.abort73.com/

Labels: , ,

Tuesday, June 23, 2009

反思正生,反思梅窩

我有份主持的「霹啪959」電台節目,上星期日討論了正生遷校事件的信仰反思。在www.pp959.com可以下載收聽。

有關結連

Labels: ,

Friday, June 12, 2009

One Facet at Time

Today I had two encounters about speaking the truth in love. In both conversations the parties were wrestling with the burden of carrying biblical wisdom that others were not yet ready to hear. What is the good of wisdom if it is not immediately transferable?

We read Jesus’ brief parable: “Therefore every scribe who has been trained for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like a master of a house, who brings out of his treasure what is new and what is old.” (Mt 13:52) But Jesus is not referring to a divine yard sale where everything one has received is immediately placed on display. He is, rather, offering us a picture of a multi-faceted jewel in which one facet at a time is offered for the sake of others. Some truths we have carried a long time. Other insights we received yesterday. The longer we dwell with “Lady Wisdom” the more we realize that not ever good thing can be set on the table at the same time.

One can carry the core of a real truth, but learning when to speak that truth may be almost as important as the truth itself. True words out of season can overwhelm and even inoculate against that same word spoken in season. "When" is as much a feature of wisdom as "what."

We are made to carry a whole treasure, not a single facet. But a single facet, like “speak the truth in love” is often enough for the moment. The whole jewel is no less beautiful because it is hidden. Nor, ultimately, is it any less “useful.” Loving others enough to wait for the right season to speak has a way of keeping the whole treasure well polished and ready to be revealed in the right setting.


From "Songs of Ascent" blog by Dr. Carla Waterman, my respected professor at IWS

Labels: ,

Friday, June 05, 2009

和好。如初

【使者】新一代 issue 2009.2
主題:和好.如初 – 真誠地看待關係
這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
這是我們相信的福音。

內容包括:
  • 12家.12結
  • 毀身的愛vs委身 的愛
  • 未婚女性的情.慾.掙扎
  • The Healing Path
  • 反思科技對友情的衝擊
  • 窄路上的頂撞排擠
  • 新移民服務的挑戰
  • 群體生活的可能性
  • Alan的私房食譜:白雪雪的老少平安


按此下載 [pdf version]

Labels: , ,

Wednesday, June 03, 2009

viiiixviiv.com



download royalty free poster and stickers for viiiixviiv

Labels: , ,

Wednesday, March 18, 2009

少甜

很欣賞這位年青人的洞見。

我平時都不會在熱飲中加糖.
上個月14號後, 即情人節開始, 做了這件事:
每喝一杯街外買的熱飲, 包括任何熱咖啡和熱奶茶, 便儲起一包糖.
一個月後, 即三月十三日,
我儲起了這麼多糖.

按照現時的飲食習慣,
原來我每一個月就食少了這麼多糖.

每個月, 就少了這麼多的 "甜".
生活同時也彷彿苦了,
人, 難道真的需要很多 "甜" 嗎?


同日,在nakedpastor看到了者漫畫:



原文出自Arnold @「分享生活, 分享生命」

Labels: , ,

Saturday, February 21, 2009

當生命之餅被擘開

每次,當望著手中擘開的餅,我總會提醒自己:我是永遠連於我主耶穌那裡,成為祂的手、腳、眼、耳、口…

擘餅的時候,我常常提醒自己:頭,或會因著表示謙卑而垂下,但我的眼睛,卻永遠需要向上望。因為我只有一位需要效忠的主,沒有其他 —— 我候命於祂、遵命於祂。

拿著手中擘開的餅,我省察。人其中一樣最大的悲哀,莫過於不再看見自己的錯,或是自己會錯。不再向神認罪的信徒,和聲稱不會再犯罪的人一樣是在自欺欺人。手中拿著的餅和杯,常提醒我,每天都需要神的賜予。

耶穌的身體已經為我們被擘開,以至四分五裂的我們可以被連合起來。一個身體。拿著這個被擘開的餅,我省察著自己與別人的關係。

而每當我望見手上拿著的餅和杯時,我總是堅持自己以微微的笑臉,以喜樂(不是罪疚)的心,和歷世歷代跟隨祂腳蹤的眾聖徒,同聲說:「主耶穌啊,我願袮來!」

強力推薦,我看過有關聖餐最好的中文文章。

原文出自"becoming" blog by edmund ho

Labels: , ,

Saturday, January 17, 2009

天空之城

給喜歡久石讓和天空之城的人。



PS. 對,「贖。釋。愛」conference開場那段讀經的襯底配樂是來自天空之城的。

見於lazylife.org

Labels: ,

Friday, December 26, 2008

林夕 與 諾貝爾文學獎

我真的幾喜歡健吾先生寫的評論,雖然早前在報刊上看過他的訪問,對他本人好感不高。

社會新聞娛樂化、政治新聞甜品化,結果整個香港就「光明頂化」。立法會議員鄭家富先生在議會談及巴士公司撤銷轉乘優惠時的「發言內容」,竟然可以跟電台節目隨便在巴士站找一個阿婆做的街頭訪問所說的一樣。議員的發言,發泄情緒的功能大於陳理。《城市論壇》在台下發言的的士司機代表,隨便都可以交出一句陶傑式的「副局長就咩都唔做拎20萬,我地個個月都踩幾更都唔夠交油錢車租,你話呢個咩世界?」雷曼的投資者對著鏡頭說:「呢D根本就係金融界既三聚氰胺。政府、金管局、銀行係咪要毒死我地呢D香港市民先安樂?」看香港的記者大哥大姐們追逐跟特首會面後的旅遊局長時,記者如食人魚,一哄而上,我以為國內的高官去了福臨門吃飯。這就是梁家榮先生口中所說,在他的新聞理論下出現的新聞生態嗎?

追求快感已經成為消費媒體內容時大部份人的唯一要求。有很多道理是需要用文字理解,有很多虛話是經不起邏輯驗證的。但是,事已至此,學者又好,公共知識分子也罷,寫到手斷,都不會有人會去改變這個瘋狂的世界。

年頭的春照事件,年尾的王先生倪先生周小姐張小姐,你又有沒有談過讀過討論過分享過消費過?獵巫,是沒止境的。今日倪軀王軀張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他體也相同。我們下一個爛雞蛋的目標是什麼?我想,下一個陳世美∕bastard∕花心男∕負心漢未出現之前,所有娛樂雜誌的大佬們,都一定會高聲齊唱衛蘭姐姐的新唱片的第5首,《你知道我在等你們分手嗎?》。

有沒有人幫個忙,提名林夕先生到諾貝爾文學獎?


原文出自明報Blog

Labels: ,

Sunday, December 21, 2008

Deconstructing Church Ministry

網友 ahtimsir 在他的 Xanga 貼出了一系列題為 "Deconstructing Church Ministry" 的文章,發人深省。
Do you sometimes hear people confess that he/she draws up a plan by himself/herself and then present it to God, only to regret it later because he/she should have instead went to God first to seek His will and plans for us? Unfortunately, whenever we plan, there's often an aspect of planning in which we try to predict the future -- something humans can never do. [...] "How often do the things we plan in life work out just the way we planned them? [...] Have you ever gotten one day to go according to plan? [...] We need to stop worrying about planning and spend more time preparing." We prepare by praying (Prov 19:21), by waiting, by being willing to be directed by God (Prov 16:9).


Deconstructing Church Ministry (1): Lessons From Agile SW Development
Deconstructing Church Ministry (2): Corporate Discernment
Deconstructing Church Ministry (3): Prepared For Change
Deconstructing Church Ministry (4): Examples

Labels: ,

Saturday, December 20, 2008

Screwtape on stage

最近,Screwtape Letters的話劇版在芝加哥上演:
On the night that I saw the play, a Q & A followed the performance. Two thirds of the audience stayed for it. I spotted small groups from about four different churches from around Chicago-land. Yet it seemed they had brought friends who were not necessarily from their church, but were interested in an evening of professional theater. Several groups continued the conversations from the Q & A into the bar next door. I noticed McLean and Fiske were also there, making themselves available to groups of people who wanted to discuss the ideas of the play. The event not only brought the novel to life, but became a kind of communal affair.

Certainly the individual can read the novel and wrestle with the ideas in the privacy of their own home. However, when Screwtape is standing a few feet away in real flesh and blood, and he steps down afterwards and dialogues about what just took place, and when others around you are engaging in the concepts of the play, those ideas become harder to dismiss.

我常常希望,能有這齣話劇的中文版本上演。這對當代半冷不熱、至終倒在屬靈戰場而不自知的信徒有莫大的提醒作用。我覺得每個基督徒都應看Screwtape Letters,如果能有話劇,就更能將之普及化和形像化。各位攪話劇的戰友,諗諗佢。

原文出自relevantmagazine.com
圖片來自theatermania.com

Labels: ,

Monday, December 08, 2008

說走就走


這兩天極疲憊,而且腰痛,按醫生的提議要浸熱水浴。結果,用了兩天泡在浴缸中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

這是台灣兩父子徒步51天環島旅遊的記錄。問到為何要徒步環島,兒子的答案是,不為甚麼,就是想走走。當然,在艱苦的旅途上,47歲的爸爸和12歲的兒子都對自己,對對方,對土地,對國家,對人民,有更深刻的體會。

書是令人感動的。我感動的是父母沒有因為徒步環島這異想天開的想法壓下了兒子的創意和決心,反而是陪著他將夢想實現;我感動的是他們在路途上遇到許多幫助他們的人,見證了人的善良;我感動的是他們做到了許多人都在夢想卻始終不敢去做的事。

我想到了唸大二時背著背囊遊歐洲45天的日子。當然沒有魯家父子般辛苦,但我會說,那趟旅遊同樣改變了我的生命。對許多事情的看法不再一樣,我的世界變得廣闊。我常常鼓勵學生去歐洲浪遊,但敢去的沒有多少個。

正如書中說,未去之前會想到許多問題,但一上路,那些都不是問題了。但幾多人站在人生邊上猶疑,不相信自己可以踏出那一步,結果只有羨慕和遺憾的份。

說走就走。


更多介紹:
博客來書籍館
兩父子的部落格

Labels: ,

Sunday, December 07, 2008

做機構的「二億三千萬」

「時代論壇」社長李錦洪在明光社十週年社慶上送給他們「二億三千萬」:
第一「億」是失「憶」,社長勉勵明光社同工要走出近年「被打壓」、「被逼害」的心理陰霾。第二「億」是回「憶」,數算這十年的恩典。

三「千萬」是甚麼呢?其實「千萬」是「一定」的意思。第一,千萬要珍惜同路人;第二,千萬要在俗世洪流中堅持其信息;第三,千萬要安息,從平靜中支取力量和智慧,有時候溫柔和沉默亦是力量。

社長更引用《笑傲江湖》為例,「令狐沖能夠笑傲江湖,就是因為能『忘‧記』--忘卻別人對他的中傷攻擊,但卻記著別人的恩惠友情。做機構工作,有時亦需要一些俠義精神!」


原文和圖片出自明光社網頁

Labels: , ,

Sunday, November 23, 2008

專業見解

任何行業,其實都可以做得專業。

有人以為,娛樂圈,不過遊戲一場,所謂評論,也是無理漫罵或濫竽充數吹水者多。但娛樂圈,正是最能反映社會現況市民口味的場境。認真的評論,叫人對社會認識更深入。通識,其實在C1版開始最好。

我不知道在星島寫娛樂新聞評論的這位仁兄/姐是誰。長期觀察下來,確是寫得認真和有見地有品味的。向你致敬。
無綫轉性了。
親生仔的時代已成歷史。是否察覺,鄭嘉穎登上視帝寶座之後,反而無運行?就算黎姿當視后,之後星途亦不過爾爾。那1年,若由如妃得獎,鄧萃雯吐氣揚眉,普羅觀眾必覺無綫公允,那有以後年年不斷的傳聞─高層飯局、續約換獎、花旦獻媚、小生掃背……
但直至41周年,一切轉變。
民意大勝!民意調查或藝人調查的熱門,都大勝。
民心勝一仗,以後便難回頭。但,頒獎禮應如此。公允一些,無綫形象便正面一些,可能比起製作正氣節目《冰天動地》或《了解‧關懷‧一百萬人的故事》更易贏得民心。
陳志雲的一票,勝過他的《冰天動地》臉容,亦勝過他的千言萬語。

這可會令你對現代管理學和市場學有多一點的體會?

原文及圖片出自2008.11.22星島日報加西版娛樂版

Labels: ,

Thursday, September 04, 2008

Leaving a church

People are free to choose. People will vote with their feet. But I’m convinced that at the roots of the church split movement and the church-consumer drive is a deeper ill, and that is our inability and unwillingness to love and forgive– and be reconciled to– all people. It betrays the serious fracture not only in the church, but in all religion, all races, and all people. It exposes the fact that we love ideas more than our fellow human beings.

We love ideas more than our fellow human beings - how precise a description of those who claim that they need to go to another church because they were not well fed by their church's pulpit.

The rest of the quoted article is just as great. I recommend that you go over there and read the whole article, even though it is heart breaking to read.

原文出自nakedpastor.com

Labels: , ,

Tuesday, September 02, 2008

從頭學崇拜

消失了幾天,因為去了Calgary講令會。在令會其間,除了講道,最大的成就就是完成了這個新blog的大部份基本文章。



從頭學崇拜

作為基督徒,我們最基本的信仰責任,便是每星期日返崇拜。

崇拜,幾乎是每一個基督徒每週都會做的事情,卻甚少有人教我們如何返崇拜。你可能會問:返崇拜,是很自然不過的事情罷!那也要人教?

情況就好像談戀愛。當然,不用教,年輕男女也會談起戀愛來。但若果有人教導他們談戀愛的正確心態和技巧,他們便可以少走不少冤枉路吧。

今日,或許我們對崇拜有諸多的不滿足,又或許我們對崇拜無甚感覺,又或許我們自覺對崇拜沒有問題... 無論如何,也是時候來從頭學習如何參加崇拜吧!

我會繼續不時的增加文章,希望這個blog(其實似一本online書多啲)能成為一個崇拜的resource。如果有關於敬拜的issue想我address,也可以在那邊留言給我。

全新博客:從頭學崇拜 worshipanew.blogspot.com

Labels: ,

  • 正如林一峰話齋,閱讀,也是一種 state of mind。
  • 所以不限文字,還有聲音影像一切雜崩能東西,都在涉獵反思消化乾坤大挪移之列。
  • 看重的只有一個字:Insight

Disclaimer

I work at Westside Baptist Church. Of course, that doesn't mean they agree with everything I post or link here. Everything here is my personal opinion and is not read or approved in advance. Consider yourself war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