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理想
很怕信徒當中流傳的「太理想」文化。
用最簡單的言語:「太理想」的文化,就是信徒用以逃避/減輕,因成了基督徒,隨之而來對新生活方式的要求。
舉例:從聖經而歸納出的信仰原則(A),因為與信徒一般生活經驗的落差很大,於是信徒就用「這樣說太理想化了!」之類的說話,試圖將(A)解釋掉(explained away)。
然而在過程中,沒有自省、沒有不妥,因為此言一出,問題便不再在「不能完成」的我們,而是那「不能落實」的信仰原則。
今天,我們讀聖經的時候,是以甚麼心態來讀的呢?我還是老套得很,仍是以「我應該怎樣?」來 engage主的話。我的底線是:每當看見自己生活的經驗與經文所指的有差異時,我會認定問題在我、不在神。我從不會說聖經「太理想」,因為這理想,正是神的目標——創造天地、救贖天地的主,定下怎樣的目標,不是我這個受造物可以指指點點。對我來說,真正的問題永遠是,我要站在哪一邊:是配合這個目標的一邊?還是阻礙這個目標實現的一邊?
不錯,站著配合目標的一邊,絕不等於全可以做到。我會失敗,神亦知道我會失敗。失敗了,不要緊,站起來,卻要拒絕回到那阻礙目標實現的一邊,永不可說這是「太理想」。站起來,再想想我還可以怎樣落實祂的話。這個,永遠是我的責任,不能逃避、不能減輕。
究竟我要說到那時,人才能明白:我們是活於兩個世代(the Current Age and the Age to Come)相撞、重疊的時候。舊的生活已沒有出路,新生活的mandate已經出爐;這不是「理想」,而是耶穌在十字架上打開了的新可能。然而,我們今天卻不斷的對祂說,「不可能、不可能、太理想、太理想…」
一日我們仍然以「理想」來看待耶穌的教導,我們就是繼續將新布補在舊衣服、新酒倒進舊皮袋(太9.16-17)。耶穌早已一拼對這樣的人提出了警告:
「破的只會更大。」
對很多人來說,聖經不是生活的權威,而是生活的建議,按自己心意決定採納與否。這不是福音。
原文出自becoming
Labels: Discontent, Ref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