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聖無誕過聖誕
【明報專訊】中國人用 5年的時間消化聖誕節, 3年時間引進情人節,萬聖節未普及但極有潛力成為下一個熱鬧節慶,感恩節則跟香港一樣沒有分別都沒反應。同時,中國內地亦沒有了端午節、盂蘭節、清明節等傳統節日。聖誕節依然是國際化過程中最強而有力的文化品牌,並且迅即從宗教性質蛻變為普天同慶的狂歡與消費節慶。在中國,聖誕的意義還多一重,它代表國際化的認可:能跟世界同步慶祝聖誕節,是躋身國際文明社會的象徵。能夠跟老外一樣過聖誕,在聖誕燈飾下漫步,開開聖誕派對,自己也會變得更為國際化。在這裏,聖誕無關宗教,也不屬西方專有,它寄託著中國小農走向中產,閉封走向國際之夢。
香港人消化聖誕節,經歷過一段商品化進程。殖民政府把宗教輸入,聖誕作為一個最主要的西方宗教節日,初期借學校及政府文化的推動,令香港人就算不信教,都普遍了解到聖誕節背後的宗教故事與教訓,是為聖誕的宗教意義期。所謂消化聖誕節,是指過度的消費活動與派對文化,把聖誕節原有的宗教含義減退,令節日本身成為一個非宗教性的派對、送禮、聚餐群眾年結活動。
內地的聖誕節是無根的
但在內地,聖誕節是無根的,它沒有經歷過宗教意義期而直接就去到消費期。在不鼓勵宗教思想與活動的大前提下,基督教的西方節日當然一直被冷淡對待。事實上,要算聖誕不是西方節日,就連中國傳統跟祖先、鬼神相關的節日,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都陸續淡化。這裏從法定的假期中大抵可看到政策的所在,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都沒假放,亦不會有盛大的慶祝與高調的提倡。當然,民間可以自發進行小型的活動,中秋月餅、端午粽子仍是大賣,你也可自行在清明祭祖掃墓,不過可不像香港那樣是那麼集中群眾共同做的事。就如掃墓本身,便沒有集中在清明節進行,而是分散成重陽掃墓、春節掃墓甚至冬至掃墓的習慣。總之,黃金假期的設立,剷平了各種傳統節日(通常伴隨放假)的精神,放假,再非因為某種傳統價值的慶祝,而不過化為例行出遊的安排。
聖誕節普及多得消費主義
但聖誕節是個罕見的例外,不是說它在普及之餘能保留其宗教的精神含意,而在於它的顯眼性及高調,去到一種人人不能視而不見不去「過」的一個節。
這不過是近三五年之事。我指的是符號上的聖誕裝置,消費文化消解下的這節日,在10年前,也不是這個樣子。
時間倒回至10年前吧。
在中國大城市的大街小巷,聖誕節不會有燈飾,商場百貨公司不會有裝飾與聖誕歌,公司辦公室不會提前搞派對抽獎─總之一切香港人習以為常的節慶活動,都不存在。直至到三四年前,較依從官方口徑的媒體,還嚴格執行報章雜誌上不容許出現「聖誕節」這 3個字。
聖誕的普及要多得消費主義的勝利。然後,在三數年前,聖誕燈飾廣泛出現在大城市的購物區。在上海淮海路、南京西路、在各個大型商場的門口;在北京世貿商區;在廣州麗柏廣場……留意當中的燈飾設計,也盡量把聖誕典故中的馬槽、耶穌家庭等我們較認識的造型減去,轉而純粹擺放籠統的聖誕老人、鹿車、雪屋等。這是一個沒有聖亦沒有誕的聖誕節,因為故事的主人公不在這裏。反而聖誕節繁衍出來的活動變成主流:派對、送禮、聚會;聖誕所代表的國際價值變成國內聖誕節的本質精神所在。
我向來強調(用當年美國政治正確爭辯的口吻):聖誕節的所謂普天同慶性,並不必然,要其他非基督教徒去一同慶祝亦極為荒謬,所以美國流行用「節日快樂」或「假期快樂」來取代「聖誕快樂」的祝頌語。於非教徒而言,讓聖誕節繼續普及的理由,是把聖誕節的意義重寫,把它視為一個提倡全人關懷與親友年終聚首的屬於全人類的溫馨節慶,無關聖經,也未必要關於聖誕老人。
屬於小資的節日
這種聖誕新意義,在被迫長期缺乏宗教及神靈關懷的國度,反顯得無比重要,它填補了一種過往六十多年來新社會拔掉宗教信仰所造成的心靈空虛與冷漠。當傳統的中國節日倫理被壓抑,連祖先傳統也遭到禁制,中國人的倫理傳統失陷與心靈缺憾所引發的偏差發展,需要一個出口。聖誕提倡的全人關懷,自然佔了一個有利的位置,而且它夠潮流,夠西方,夠國際,也夠漂亮。它是一個屬於小資的節日,對於很多新興中國中產來說,養飽自己,才有資格關懷別人。富起來並樂於消費,才夠錢去聖誕 shopping。在一個無神的國度,聖誕同樣以無關神聖的形式度過。
文:李照興
策劃:李照興
編輯:周瑮
原文
Labels: Ref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