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暴力
正如忘記了在手機普及前的日子是怎樣過的,沒有空調的日子離我們已經很遠。
那時,殖民地式建築或是唐樓,都為了適應本地濕熱天氣作出相應的設計,務求做到通風遮陰擋雨的作用,陽台、走廊、騎樓…都是為室內環境自然調節合適的氣溫而設。
電動空調的出現改變了一切。[...] 有了空調,建築物的面貌也就起了變化。自此它們必定預留了冷氣機位或中央空調系統,為自家室內製造獨立的氣候系統,沒有需要與室外的氣候環境融合。[...] 街上是蒸籠,開大冷氣的室內是天堂。天堂太冷了嗎?奇怪的是我們第一件事會做的未必是把冷氣關調或調高度數,而是加衣,於是我們見到大熱天時女士們有外套披肩傍身,中學生穿冷背心上學。
酷熱天氣警告、紫外線指數還不夠,天文台還打算推出「熱力指數」,提醒我們防熱。香港人何時變了幼稚園學生,冷熱都要人提示?可能我們太倚賴空調所製造的舒適環境,身體對真實的冷熱感應愈來愈遲緩。要不然為甚麼總有人會在三十多度氣溫下行山暴曬繼而中暑?看來是對熱的感覺及認知出了些問題…
現在室外溫度三十多度,我坐在冷氣房間談氣溫與體感,想起前天到火鍋店開大冷氣為朋友補祝生日,不無諷刺。
以前念建築,曾讀過一科叫Micro-Climat Management,就是如何利用建築設計去調節建築空間(室內和室外)的氣候(是可以的。我當時的assignment是設計一個在三藩市的天台花園,令戶主可以在四季及任何時間舒適地進行室外活動)。當然是不靠空調。講求的是一種對所在環境的認知,尊重和融合。相反,空調是一種環境暴力,即用粗暴的方法去改變環境,而目的是自私的。
空調只是一例。背後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反映。
立志今年夏天開車不開冷氣。So far so good.
Link
Labels: Reflection
開車不開冷氣!?! That's so cool!!!! Thanks for the insight!
Posted by Gabriel Chan | June 05, 2007 9:01 PM
It's not cool. It's hot!!! Yeah!
Posted by Alan Yu | June 05, 2007 10:21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