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me | iWorry: Does the iPad Signal the End of the Era of... » | 八十後 » | 奇蹟 » | 80後問題 » | 目標 » | 似曾相識 » | 擺不平的80後 » | » | 有火 » | 少年香港說 »

反抹黑起義

據內地通行的網上詞典《漢典》,「起義」條有以下3種解釋﹕
(1)仗義起兵。 唐人劉餗《隋唐嘉話》卷上﹕「平陽公主聞高祖起義太原,乃於鄠司竹園招集亡命以迎軍,時謂之娘子兵。」
(2)指軍隊反正,以從義師。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六﹕「蕭隊長接說道﹕『中央軍』插翅也飛不過來了,除非起義,投降,或是做俘虜,他們別想過來了。」
(3)指顯露文意。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一曰微而顯,文見於此,而起義在彼。」 明郎瑛《七修類稿.詩文類卷三十九.富字義非》﹕「《禮記·祭義》註曰﹕臣能世祿曰富,未嘗以田字起義。」

台灣教育部所編的網上詞典《國語詞典》亦甚通行,「起義」條亦收兩義﹕
(1)為正義而起兵。三國演義.第一回﹕「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
(2)作文時,樹立一義以發其凡。晉人杜預《春秋左氏傳序》﹕「一曰微而顯,文見於此,而起義在彼。」

「詞義演變」有3條「基本法」﹕擴大、縮小和轉移。以「黨」字為例,古代漢語的「黨」字,既指「朋黨」或「因利害關係而結成的小團體」,例如《論語》所說的「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有偏袒、偏私之意,又如「結黨營私」、「狐群狗黨」,都是貶義;時至今日,「黨」字在內地兼具「政黨」和專指「共產黨」兩義;在台灣,則兼有政黨與執政黨(國民黨、民進黨)兩義。在不同社會,除了政黨,還指非法團夥,諸如拆白黨、補藥黨三K黨、童黨。另一個具體詞例是「黃大仙」,本來專指一名「仙人」,後轉義為供奉該「仙人」之寺廟,再轉義為地區名,以及地鐵站名。

「起義」原義是「為正義起兵」,其後有「起一義以發其凡」的變義,由文章起義轉化為生活與文化起義,俯拾皆是,最近有人舉列10項流行「起義」﹕(1)早餐起義(遊戲)、(2)戀愛起義(電影)、(3)時尚起義(時裝購物網)、(4)綠色生活起義(環保網站)、(5)青春起義(Facebook組群)、(6)音樂起義(音樂大賽)、(7)文化起義(書名)、(8)劇場起義(劇場活動)、(9)創作起義(創作市集)、(10)樂.色起義(垃圾桶設計比賽)。
還有人借鄧小平領導的「百色起義」轉義為屏幕的色彩起義(MAG),意即百種色彩起義;「生活起義」(網站)……內地學者陳義華著有《後殖民知識界的起義》一書,借鑑南亞「庶民學派」的論述,在全球化語境下,重新思考邊緣族群的生存處境。
「詞義」大致可以分為「基本義」、「一般義」、「本義」、「後起義」、「基礎義」、「引申義」等觀念。此其一。「基礎義/引申義」,「本義/後起義」,「基本義/一般義」,乃3對根據不同標準劃分出來的「詞義類型」。此其二。
這就是「詞義轉移」﹕由甲義轉到乙義,甲、乙兩義雖可能有一定的關連,但已分屬不同的範疇。

撰文論「革命」與「起義」,並不是要支持公、社兩黨的「全民公投」,而是為詞義辯誣,為中文解毒(借用陳雲書名),不欲普羅市民誤信「左蠢」。

文字,是一個很重要的戰場。

原文出自2010年1月31日明報今日副刊,作者葉輝

Labels:

  • 正如林一峰話齋,閱讀,也是一種 state of mind。
  • 所以不限文字,還有聲音影像一切雜崩能東西,都在涉獵反思消化乾坤大挪移之列。
  • 看重的只有一個字:Insight

Disclaimer

I work at Westside Baptist Church. Of course, that doesn't mean they agree with everything I post or link here. Everything here is my personal opinion and is not read or approved in advance. Consider yourself war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