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OL,十個有十個也試過去「蒲」。
OL的「蒲」,大概不是落D、「索K」、「fing頭」。放工後換個夜妝、脫掉套裝外套,剩下雪紡吊帶小背心去Soho,由happy hour飲到午夜(通常連晚餐也省掉,還順便減肥),還有周末的例行公事──K房、bar hopping、紅酒私竇……
女人去「蒲」,大都不是為了尋找一夜的翻雲覆雨──不!女人的天性,是只能夠情感先行,肉體的親密在後。未談情,先上床的交往方式,是違反女性最自然的本質的。
《色慾都市》式的生活態度,表面風光──慢鏡頭下,美麗、能幹、獨立的「中女」,充滿自信地、快快樂樂地踏著她們的Manolo Blahnik和Jimmy Choo,花枝招展,招搖過市,所有的男人也得轉頭注目。不過,試過「蒲」的女人,沒有不嚐過那種事後的空虛。
那為甚麼一眾姊妹仍要樂此不疲地過著這樣的生活?
原因很簡單:她們其實在尋找愛情。
活在大城市,太多的工作、太少的時間;幾乎全女班的辦公室、差不多沒有社交生活的作息,多麼的令人沮喪。「蒲」的生態環境不同,兩杯到肚,蹉蹉磨磨嘩啦嘩啦甚麼人也變成「朋友」。走運時,說不定還有一、兩個表示願意「有下文」。要是一晚過後還有明天的,那就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情;要不然,一夜的歡愉,也總算是空虛生活的一份慰藉。
很多人,每晚就是如此,在期盼著幸福和妥協在慰藉之間來來回回的走。因為仍有的盼望,每一次或多或少也得將身、心、靈押上;然而,走得愈多次,愈發現這條路原來只通往那次等的結果。然後,在自願和不情願之間,慢慢接受了自己所值得的,原來就只有那最小的約數。短暫的興奮和快樂,成為了奮鬥的目標和幸福的出路。
一切,也因為一個誤會,一個神話。
對於女人來說,突如其來和一個陌生/半陌生的男人衝破肉體阻隔所帶來的興奮,並不在於身體的滿足,而是女人以為背後所代表的一份欣賞、愛慕。女人將此理解為男人對自己的吸引力的認同,而在這樣的場景下,亦即等於她整個人的價值。女人對這種肉體的接觸還有更深層的詮釋,她們的理解是愛情的開始,或至少是一些會指向愛情的東西。然而,這只是女人一廂情願的誤會,對於這些場景中的男人來說,這一切其實完全沒有「背後」。男人與生俱來就是肉體官能主導,肉體接觸所帶來的興奮和滿足,始於肉體並止於肉體,如此簡單而已。這不是說男人沒有發展感情的能力,只是對他們而言,肉體的親密和發展愛情的意圖並不一定有任何關係。
況且,夜蒲之地,人肉橫流,目不暇給,置身其中自然是眼目所見主導。加上震耳欲聾的音樂,大概連介紹自己的名字也有點困難,更別奢望有機會開展任何有意義、有深度的談話。難道在這樣的場景中,妳能期望男人會被妳的個性、內涵和美德吸引嗎?
然而,這並沒有令女人打道回府,另謀上策;她們反而再接再厲──知道男人喜歡眼目的便宜,便穿更短的裙子、更低領口的上衣、更主動出擊、更歡迎兜搭。原因不是女人愚蠢,而是這種經驗確實有它引人入勝的力量。情況就像釣魚的時候,明明感覺到那條魚在吃餌,然後魚竿的震盪突然平靜下來;把魚絲收回來,發現魚沒上釣,魚餌卻被吃光。那種好像只差一點點便成功的感覺,確實會令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嘗試。雖然明知男人看上的是她們的身體,但只要先把他勾著,往後就有時間讓對方深化了解,被真正的自己吸引。這個神話,叫女人願意一次又一次地把身體當作餌。
這個神話的謬誤在於,喜歡置身這種環境中的人,根本並不是在搜尋任何進行私有化或被私有化的機會。他們的目的,大概和到迴轉壽司店的理由一樣:款式這麼多,實在沒理由只選一碟來吃,每樣嚐一口,才是滿足肚腹之樂。再美味不過的三文魚壽司轉過去了,也沒有甚麼可惜,輸送帶上還有同樣美味的甜蝦、帶子、吞拿魚……陸續有來,然後又有另一碟三文魚等著送上來了。在這樣的場景中,他們自然沒有意圖或興趣對妳有超過肉體層面的了解吧!
尋找愛情,應該先由拒絕再做迴轉壽司輸送帶上的一塊肉開始。
Labels: Healing, Reflection
Labels: Interesting, Learning, Management
Labels: Healing, Interesting, Personal
Labels: Healing, Interesting
我有個美麗又能幹的朋友在銀行工作,獨居銅鑼灣摩登小套房,日復一日三餐外食,據說家裡的冰箱內只有面膜和化妝水,微波爐裡裝了高跟鞋。有一回她忽然心血來潮說想學做菜,拉著我陪她去買鍋子,到了店裡卻怎麼也想不起家裡有沒有瓦斯爐,最後只好作罷。
可嘆的是,這年頭像我朋友這樣從來沒做過菜的人比比皆是,甚至可能佔了人口的多數。不做菜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小時候為了專心讀書寫功課,很少進廚房幫媽媽的忙(或者媽媽也不做菜);長大後即便搬出去住,租用的公寓裡往往沒有廚房,或是房東不准開火;成家後又因為諸事繁忙,而且外食方便,沒有理由老大年紀學習炒菜煎蛋淘米煮飯。就這樣,原本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技能變成高度分工下的一門專業:廚師們精益求精、花樣百出,一般人則對烹飪一竅不通,就像開燈不用思考電從哪裡來一樣,只管吃就好。
Labels: Reflection
We had a moment of anti-Zen at the studio. You've got to see it to believe it.
We bought a HP Stylus--it's an electronic pen. it's a simple cylinder: 10 millimeters diameter and 124 millimeters long. It arrived with two large sheets of text:
- One "Global Limited Warranty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Accessories": A sheet of 24.5" x 33.5" paper covered with 6pt text, BOTH SIDES!
- One "Global Limited Warranty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Accessories": Another sheet (why?), 10" x 30" in same 6pt, both sides.
So we have a total of 15.6 square feet of 6pt text here. And that's just the warranty.
But that's not all.
The simple act of ordering one $24.99, 124 millimeter pen generated the following list of 15 total items:
- One shipping brown box, size 10" x 7" x 4.5"
- One internal brown box, size 8.5" x 4" x 3.5"
- One sheet of bubble wrap, size 14" x 10"
- One large zip-locked PE bag, size 5.5" x 8.5"
- One tiny zip-locked PE bag, size 2" x 2.5" with threaded lanyard
- One vacuum-formed clear plastic case, size 6" x 1.5" x 1"
- One large "Save $10" coupon for HP's Home Office Store
- One larger "Global Limited Warranty" (see above)
- One smaller 'Global Limited Warranty' (see above)
- One small "Accessorize your HP notebook" flyer
- One tiny 1-2-3-4 installation guide for lanyard
- One business reply card ("no postage necessary if mailed in the U.S."--thanks!)
- One "Table of Toxic and Hazardous Substances/Elements and Their Content"
- One Digitizer Pen product (thank goodness!)
Plus...drum roll please...the crown jewel of this corporate baboonery artwork:
- One piece entitled: "Disposal of Waste Equipment by Users in Private Household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at doesn't include the shipping receipt.
Labels: Consumer, On the light side, Reflection
曾在某中學的輔導室問同學這樣的問題:「為何要做這種事情(援交)呢?」「呂sir,請你別誤會我是為了錢,你們經常誤會援交一定是為錢,我就不是了。」「那你為的是甚麼呢?」「我若說出來,你會覺得我很戇居。」她的理由竟然是……「我想有讓人抱著的感覺。」其實那時我心裏暗問:想有讓人抱著的感覺就去援交?我當然沒有說出口,只問:「為甚麼呢?」「在我印象中,我從沒有讓爸爸媽媽抱著的回憶,爸爸在我兩歲的時候走了,現今的爸爸對我很差,只疼愛他自己的兒子。」又是另一個典型的單親家庭悲劇。
另一位母親,在我分享完講座後,等待十多位家長問完我問題後,才走過來對我說:「呂sir,我想阻你一陣,我的女兒已坦白承認她曾做過四次援交的工作,有一次還和一個三十多歲的陌生人性交,還把第一次給了這個男人。」她說時已眼泛淚光,我雖然趕時間,但也不忍心不聽她的求助。「我個女只是中四,我應該怎樣做?」我仍是問同一個問題:「你知道她為何這樣做嗎?」「知道。」母親低著頭說得沉重。「她是為了報復,因為她的父親在外地包二奶,更在一天和我們飲茶時交代他會離開,以後也不回來。自此以後,她就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由原本很上進和好學,變得不再願意和人談話及自暴自棄。」
Labels: Healing, News, Reflection
香港一群中七生因內地維權律師許志永被拘禁,紛紛撰寫公開信向國家總理溫家寶進言,表達不滿。當中行文激昂憤慨的17歲女生鄭詠欣,更因信件獲報章刊登,一夜間成為「紅人」,連日接受傳媒訪問,引起社會關注。他們的通識科教師形容,這次經歷令學生上了實在的公民教育課。
這群中七生來自荃灣保良局李城璧中學,他們一行30人今年4月隨通識科老師到北京考察國情,其間曾拜訪民間組織公盟法律研究中心。本身為公盟創辦人的許志永,在跟學生兩小時的詳談中,介紹了他們為弱勢上訪者,如被徵地、毒奶粉案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作。豈料相隔數月,學生從報章得悉公盟被搜查,許志永不久後也被拘禁。
學生無不詫異,除了在Facebook成立群組,還紛紛撰寫公開信予溫總,鄭詠欣是其中之一。本報前天登刊她所寫的〈請用法理來說服我──為許志永老師給溫家寶總理的公開信〉,文字間流露憤慨,質疑政府「是要教小朋友與其他人意見不合時就要對付對方」,並指公盟的工作是站在人民那邊,不明白「為何溫總理你所領導的政府仍要做出這件不合民情的事呢?」[...] 本身是理科生的詠欣說,在她印象中,許志永是個「充滿理想但不狂妄」的人,「我真的十分不解為何你們的心如此的狠。為何要用這方法去對付這樣一個體諒政府、理性論政的學者呢?」
[...]另一名也有就事件撰文的中七女生唐卓驊說,同學得悉公盟有麻煩後,曾以電郵與許志永聯絡,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對方鼓勵他們向他人介紹公盟,於是便萌生撰公開信予溫總的念頭。她說﹕「我們只是學生仔,人微言輕,但只要勇敢表達,也能引起關注。」[...] 他們的通識科老師張銳輝說,[...] 學生以往可能無想到自己也可以出力,「原來在某些位、時間,也可以做到某些事」。
Labels: News, Reflection
我又唔係嬲佢,不過我覺得佢唔係好尊重我啫,所以我咪盡量避開唔見佢囉,我又唔想好假咁對住佢囉...
只是我告訴你們:凡(有古卷在凡字下加:無緣無故地)向弟兄動怒的,難免受審斷;凡罵弟兄是拉加的,難免公會的審斷;凡罵弟兄是魔利的,難免地獄的火。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 馬太福音5:22-24
Labels: Discontent, Healing, Reflection
Labels: Design
現在社會天天都有援交的新聞,說我們這群少女,如何不愛惜自己,如何貪慕虛榮。但是你們的廣告不是要我們天天買東西嗎?多少老師、高官、議員,亦不是愛名牌嗎?你們在罵我們前,有沒有真正聽聽我們的聲音?
圓田浩二 [...] 指出 [少女] 一旦每月到需要交手電費用,便會出現入不敷支的情況,於是從事軟性的援交交際活動,往往成為應急的解危策略。[...] 表面上,上述的訪談內容,很容易便捷地強化了少女物質化乃至貪慕虛榮等等的帽子,方便成年人作出道德審判。[...] 但究竟為何連鎖店食肆的時薪人工可以壓至那麼低?而又為何有人源源不絕奉上金錢參與援助交際的活動?那肯定不是三言兩語的「變態」、「下賤」可以說清楚。
[...] 我們對援助交際的一切,其實所知甚微──由運作邏輯到背後的人情世界,我們需要的是更深入的探索調查,而不是自以為是佔領道德高地指指點點。援助交際不過是形式,它不是目的,青年人為何感到沒有出路?大家不可能沒有感受,來吧,道貌岸然是不會解決問題的……
好了,既然這麼關心青少年,那麼看看少女為什麼援交吧。在援交網站上,十之八九都說自己要錢急用,部分因為買名牌。「啊!原來如此,都是你班援交妹貪慕虛榮吧!抵死呀,被人殘殺都唔抵可憐!」且慢,現在放暑假,不如看看青少年怎樣過他們渴望已久的假期,好悶,出去走走,落樓下公園啦。公園?得幾張凳又叫公園呀?去球場打波啦。日正中天,會中暑的。而且香港近幾年的夏天特別熱,空氣好像不曉動似的,打波有損健康。那麼,去泳池,涼浸浸呀!咦,不好,這幾天都去了游水,每次花九元,這星期的零用都快沒了。海灘囉!咪搞,那些還是海水嗎?怎麼辦?不如搭幾個站去APM或者又一城行街街。好呀!行商場又不用錢,又有冷氣歎。嘩!不得了,Comme des Garcons、Juicy Couture、Mercibeaucoup、Hysteric Glamour都有新貨返,不過無錢買喎!未夠十五歲,搵part-time都唔得。不怕,聽人講呢,上網就可以……
大人們,請看看,你為青少年創造了一個什麼樣的香港?[...]
電影《頭文字D》結局是這樣的,拓海(周杰倫飾)前往女友夏樹(鈴木杏飾)的家,剛巧撞正一名中年男人開靚車送她回家,這才發現女友在做援交(但他不知道夏樹是為了養家才這麼做)。拓海轉身就走,留下夏樹在痛哭,承受所有的磨難。將所有不名譽都壓在少女身上,這一幕大概也是刻下香港最好比喻了。
Labels: Reflection
你買一本o靚模的書,究竟是為了什麼?她不屬於娛樂圈,因為沒歌沒舞,也非文字界(不敢說文化界,怕朋友「媽叉」我),那她們穿著性感,作挑逗狀,回家看看,你會幹什麼,你會想什麼,這些小女孩都只是剛成年,跟精神援交差了多少?跟戀童癖又差了多少?怪不得星期五《明報》第二版左下角標題說張琳「7歲處女下水險溺斃」,究竟是七歲的處女?還是有七歲的非處女?好好一個「初次」下水不用,偏要用「處女」置於七歲之後,把關是俗是雅我也弄糊塗了。
[羅乃萱]的家庭基建中心為很多婦女舉辦了不同類型的講座,核心價值是基督教的價值觀,恆久忍耐,永不止息的愛,這麼老套的東西怎及得上水著比堅尼,師奶如何跟o靚模相比呢?
年輕人吸毒了,全世界都要動員起來,青年殺了援交少女時,我們覺得世風日下;但我們今日的書展被o靚模同化,社會人士只說為生活而已。溫水青蛙被慢慢煮死的故事大家都聽過了,從開放到放浪到淫蕩再到性變態不會一蹴而就,乃萱的書本就像一塊遮羞布,拚命要在赤裸的少女身上披,但旁邊的變態佬叫囂著說披什麼呀,熱死人咩!丟那媽,老×套。
Labels: Reflection
書展閉幕了,主辦人以一關鍵詞作總結﹕人流多了。
我的所有不滿一掃而空,因為我的不滿基於我對書展的期望落空,但我的期望只是一種落後形勢又不切實際兼「扮嘢」的期望,人流原來才是書展的真正目的,書展的內容就以催谷人流做手段,收到。
「人流多了,淫流少不了,
人流少了,淫流更要催谷了,
o靚模多了,甩毛的作家要他死得了,
人流不是下流,淫流也可上流,上下合流,香港一流,書展一流。」
Labels: Reflection
做援交,搵快錢,隨時遇凶險,例如早前就有援交少女慘遭索K索大咗的客人殘殺碎屍。想要安全不要單對單接觸?不妨考慮去有人睇場的夜總會做陪酒——代價是,你賺到的錢,要分給老闆一大截。鬼叫個場係佢嘅咩。
正如做夜總會陪酒比做麥當勞收銀好賺,在中大做打電話也比在書展做sales企足十幾粒鐘只得三舊水好賺。從2007年開始,中大拓展及籌募處搞了一個「Phone中關懷」計劃,招募三十個同學打電話給三千個校友游說他們捐錢回饋母校,時薪五十大元,招聘廣告上還列明「另設獎金,最高可達總酬金14%」。
講感情?俾錢先
咁咪好似做電話推銷?無錯,真係好似做電話推銷,「營業額」高仲有獎金分添。為了接多兩單生意,除咗要落足嘴頭(又名「溝通技巧」),你自然唔希望個客——呀對唔住,好似應該叫師姐/師兄——同你傾足兩粒鐘,最後仲要唔磅水,食白果。
有校友抵頸唔住,在報紙專欄控訴這個計劃簡直似足電話騙案。事情鬧大了,連《蘋果日報》的李八方也忍不住加入恥笑行列。可能你聽到會覺得很委屈,搵食啫,唔使咁俾人鬧呀?況且在「Phone中」叫校友用錢「關懷」下中大有咩錯?校方寫明啲錢用響獎學金同學生設施,大義凜然絕無私心。同心愛中大的師兄弟姊妹隔代交流,可能有熱心校友仲會同參加者出去食飯呢。
係呀,即使夜總會間中都會有豪客帶佢睇中嘅小姐去出私鐘,但呢個唔係佢請你返嚟嘅目的。No money no talk,假如你生到奀挑鬼命著到寒寒酸酸,走入鶯鶯燕燕的葡京賭場行十個轉都唔會有姐姐仔撩你。同樣道理,回歸之後市道險惡,校方睇死你九十年代打後的畢業生搵食艱難捐唔到幾多,索性唔理,搵都搵啲貌似上到位嘅先,上年的「Phone中關懷」都只會揀七、八十年代畢業的校友打電話。俾得起錢的先至有得「愛中大」,換取你的「關懷」,貨銀兩訖。
原來,愛有一個價錢,每個人都有一個價錢。搵食啫。
一盤生意經
搵食?無錯你可能係一個等錢開飯嘅窮學生,之但係中大係咪窮到食都冇得食呢?打開中大份年報,2008年盈餘有六億八千三百幾萬,賺到開巷(順帶一提,2007年金融海嘯未到,賺得仲勁,過九億)。假如全校一萬四千個學生同佢分身家,每人可以袋港幣48,988落袋,慳返全年學費有突,買多部notebook都仲得,yeah。當你發現「Phone中關懷」完三千個校友都只係捐到嗰四百粒,你會突然唔知道自己搞咁耐其實為乜。如果再望望自己嗰五草嘢時薪,又或者問問路過嘅EMO工友幾錢月薪,你直情唔知道成間中大究竟搞乜。
校方話打電話籌到嘅錢會用嚟做獎學金,咁獎學金又用嚟做乜呢?上年中大總共派咗八千幾萬獎學金出去,入面有差不多四千萬係用嚟吸引內地尖子報讀的。當然,成績好拎到獎學金天經地義,想來香港讀書的內地生本身更加乜都無做錯,但換校方角度睇,話晒本地生人數係內地生五倍幾,點解要掟近半數獎學金去吸引內地尖子落嚟呢(無錯仲要淨係落嚟嗰嘢架咋,氹完人落咗嚟中大就閂水喉)?無他,根據國際大學排名規矩,尖子越多,外國學生越多——你無睇錯,內地在這套規矩入面是被界定為「外國」的,唔知熱衷大學排名的中大高層係咪諗住搞港獨分裂祖國——中大排名就越高,排名越高就越易引人報讀賺學費。小財唔出大財唔入,派獎學金,有時都係一種投資。
中大就好似一盤生意,仲要係一盤經營得好笨實都有賺的生意。大學火車站隔籬間凱悅酒店,就係中大高層送幅地俾新世界集團(係呀,就係當年叫梁展文賤賣紅灣半島俾佢嗰個新世界)起酒店,然後叫新世界每年將雞碎咁多嘅3%酒店收入俾返中大做「教學用途」。而作為學生嘅你呢,就走入去呢間「教學酒店」做實習啦,到時時薪唔知又係咪五草嘢。
有錢豪俾財團都唔益下你,你開始懷疑自己係喺大學讀書,定係幫緊長實打工洗廁所。You don’t belong here.
愛的條件
雖然,中大CEO劉遵義和李嘉誠還是不同的,起碼李嘉誠唔會肉麻到出信叫佢啲前客仔「愛長實」,仲要科水捐錢養佢盤生意。你好清楚,香港地有錢佬大晒,自己將來好可能要為佢地做牛做馬,要對客對老細賠笑甚至陪酒——不過你要知道,個場始終係人地嘅,人地亦都唔多愛你。你可以愛同學,你可以愛校友,但愛中大只能是單戀。
Labels: Reflection